首页 > 动态 >正文

一线丨李小加许多公司在美上市是因没有挑选现在没有理由不回来

2020-01-23 05:25:51  阅读:8132 作者:责任编辑NO。姜敏0568
“很多公司美国上市,当初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今天又有了第二个可能。”李小加评价,因为港交所把不合理的制度改革了,所以在阿里巴巴回归港交所进行第二上市后,其他的公司没有理由不回来了。

腾讯新闻《一线》 达沃斯报道组

“过去的2019年,香港长期资金市场在冰火两重天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如此有竞争力的引领世界,这是过去11年中香港第七次拿下全球IPO募资额冠军,尤其是竞争对手也表现很出色的情况下,我为此感到很自豪。”

瑞士时间1月22日下午,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在与腾讯新闻《一线》对话时总结。

2019年,在香港长期资金市场经历年中低潮后,于年尾迎来包括阿里巴巴等多家重磅企业,示范效应下,包括百度、携程、网易等多家互联网企业也传出即将赴港第二上市。李小加坦言,这也是港交所变革后产生的系列效应:在他的带领下,港交所于2018年开始放行同股不同权架构,并且允许没有营业收入的生物医药公司上市。

当过石油工人、记者,做过投行,作为港交所第一任来自内地的CEO,李小加有着堪称传奇的人生经历。从2009年执掌港交所开始,“改革”就成为贯穿其中的关键词。

在此之前,他历经了“沪港通”、“深港通”以及“债券通”,推动了两地长期资金市场互联互通。李小加意欲通过一系列举措,将港交所升级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交易所。

谈第二上市:没有理由不回来

6年前,因同股不同权的制度性壁垒,港交所错失阿里巴巴。李小加曾在网志中表示,对香港而言,丢掉一两家上市公司可能不是什么大事,但丢掉整整一代创新型科技公司就是大事,错失这一代新经济公司更是一大遗憾。

改革开始推进,李小加回忆,当初做这个决定时,“很多人认为同股不同权不是天生应该享有的权利,因为市场以前的默认标准就是同股同权。”他例举,像美国这么大的市场里面,也很难说这两个制度孰优孰劣,美国的市场是既不禁止也不提倡。

但这就带来一个不好的结果,“中国公司远走他乡上市,我们是要高度坚持同股同权的原教旨主义呢?还是认识到同股不同权在这样的历史时段,在某些行业里面,有必要的市场需求,要不要妥协?”在这样的考量下,港交所开始推动上市制度改革。

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修订后的《主板上市规则》生效。新制定的《主板上市规则》新增内容包括容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来港上市,以及新设便利第二上市渠道接纳大中华及海外公司将香港作为第二上市的地点。

改革当年,港交所上演新经济公司集体IPO盛宴,全年IPO市场迎来218家新公司,拿下全球IPO募资额冠军。

更显性的影响在2019年凸显出来,新设便利第二上市渠道接纳大中华及海外公司将香港作为第二上市的地点,直接吸引来当年错失的阿里巴巴。

“很多公司美国上市,当初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今天又有了第二个可能。”李小加评价,因为港交所把不合理的制度改革了,所以在阿里巴巴回归港交所进行第二上市后,其他的公司没有理由不回来了。“当然,每个公司有每个公司的详细情况,如果有困难,也会跟我们来沟通。”

阿里巴巴带来的示范效应还在显现,李小加表示,随着阿里的二次上市,把市场的一些疑问澄清了,因此“大家回来的意愿更强烈了。”

他比喻,“娶媳妇,肯定是娶个村里最好的嘛,谁也不想远走他乡,而且现在外边也有很大问题和挑战。对于需要国际化、又需要离家近一点,希望有家里的感觉、不想走的太远的公司,香港就是个挺好的一个选择。”

两地互联互通机制开始茁壮成长

对于颇为市场关心的两地互联互通机制,李小加评价,此前的沪港通深港通机制慢慢的开始深深扎根,并开始茁壮成长,帮助解决了对外开放和互通的常态化。

这也是李小加颇为重视的港交所的桥梁作用,在过去几年中,因为内地与香港长期资金市场互联互通更为凸显。李小加在对话中,甚至笑言自己最关心的就是修好桥梁,建好底层基础设施。

他表示,只要能把桥梁建好,桥上面的交通状况如何就不用太在意,因为基础设施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在此前的新年致辞中,李小加为港交所定下目标,将继续做好股票通、债券通、商品通,以及拥抱科技、跨越发展。

他解释,在股票通方面,现货通上个十年已经基本实现,未来我们要做的是升级、扩容、换代,从现货通扩容到衍生产品通,从二级市场通扩容到一级市场通,让更多的产品来,让资本更高效、更安全地流入与流出。

债券通方面,三年前万里长征刚刚迈出了北上银行间市场债券现券通这第一步,双向互通之路还很长,但需求会慢慢的迫切,只有债券市场的深度互联互通才意味着中国长期资金市场国际化的真正实现。未来,我们应该加快双向通进程,首先着手交易所市场的债券双向通,通过推出回购、离岸清算、融资融券等多种服务提高两地现券市场的流动性,用科技找到重塑国际债券市场的机会,通过合作、合资、并购等多种方式加快国际化布局。

商品通方面,香港没有大宗商品市场发展的天然土壤,过去十年主要通过海外买(LME)与内地建(QME)完成了原始积累,未来十年则要开始“通”的提速。未来我们应该努力的是复制股票通模式实现商品交易通、清算通,通过产品互挂等方式让中国商品市场和国际商品市场的价格接轨实现“价格通”,加快在岸实物交割的国际化进程。同时,我们也希望利用科技帮助重塑中国大宗商品市场的交易和融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