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正文

央行重庆营业管理部马天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021-08-11 11:58:35  阅读:82169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央行重庆营业管理部马天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原标题:《中国金融》|马天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作者:马天禄‘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主任’

  文章:《中国金融》2021年第15期

  导读: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服务三农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为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的基础

  金融精准扶贫的重庆实践

  “十三五”期间,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坚决贯彻落实金融精准扶贫各项工作部署,按照“对象精准、区域精准、用途精准、方式精准、政策精准”五项基本原则,引导辖区金融机构累计投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2139亿元,支持重庆14个国家级贫困县和4个市级贫困县脱贫摘帽,1919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9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凝聚政策合力,构建大金融扶贫格局。脱贫攻坚以来,重庆金融系统逐步探索形成了以金融扶贫政策为主、其他政策协调配合的大金融扶贫政策框架。一方面,建立了以人民银行为主导统筹的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全市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统筹多个市级政府部门对金融精准扶贫总体规划、深度贫困地区金融帮扶计划等出台一揽子金融支持措施,金融精准扶贫成为重庆市脱贫攻坚体系“五大支撑”和脱贫攻坚总攻“十大专项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构建部门协同和政策整合的联动机制,不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持续加强金融部门同扶贫、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实现金融政策与地方扶贫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有效整合。

  明确责任主体,打造金融扶贫主力军。重庆金融系统围绕金融精准扶贫责任落实,实施三项行动,打造了一支扎根农村、扎根基层、敢打硬仗、敢于攻坚克难的金融精准扶贫主力军。实施金融精准扶贫主办行专项行动,主办行承担金融扶贫的“大数据、主推进、全服务、总托底”职能,为贫困户建立信用档案,对18个贫困区县进行划片包干,发挥当地金融扶贫主力作用。开展“万户百村行长扶贫”行动,组建18个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队定向帮扶18个深度贫困乡镇,通过驻村支持、产业引入、“以购代捐”等方式,助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政策性金融扶贫专项行动,明确农业发展银行重庆市分行打造政策性金融扶贫试验区,全力提升贫困区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强化资金保障,建立信贷倾斜支持机制。围绕贫困地区信贷投入基础薄弱等问题,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等政策,实施贫困区县信贷倾斜支持计划,有力保障贫困区县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一是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定向引导作用,落实好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定向降准等政策,为辖区涉农金融机构释放长期可贷资金。二是优化运用涉农信贷政策导向评估和金融精准扶贫评估,定期通报评估结果,强化正向激励,对信贷倾斜投入效果不明显的机构及时约谈督导。三是实施贫困区县信贷倾斜支持计划,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单列额度、单列考核指标等方式加大对贫困区县的信贷投入。农业发展银行重庆市分行为贫困区县单列700亿元资金支持计划,主要用于支持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重庆分行等专门制定信贷额度,优先保障脱贫攻坚领域的信贷需求。2015年末至2020年末,18个贫困区县贷款余额新增3064亿元,增长108%,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5个百分点。

  突出支持重点,构建支持产业发展新模式。重庆金融系统聚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持续探索金融支持扶贫产业发展新模式。一方面,依托基层行+基层政府的“双基联动”机制,创新构建银企精准对接机制,在贫困区县建立重点产业扶贫企业名单库和扶贫产业金融对接平台,建立产业扶贫信贷员+产业发展指导员的“双员互动”产业扶贫信贷模式,实现“政、银、企、户”四方精准对接;另一方面,创新金融支持产业发展与带动贫困户脱贫情况挂钩的差异化信贷支持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对带贫多、带贫效果好的企业在贷款利率、贷款额度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吸纳就业、订单帮扶等方式增强与贫困人口的利益联结。积极探索产业扶贫信贷与扶贫小额信贷联动机制,通过产业扶贫贷款支持贫困地区农业规模化、聚集化发展,通过发放扶贫小额信贷支持贫困人口融入产业链发展。实施保险托底精准脱贫专项行动,推出“精准脱贫保”“防贫返贫保”及各种农业保险产品,与金融扶贫贷款形成联动,夯实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的风险保障水平。

  优化金融生态,营造良好农村金融环境。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围绕支付、征信、金融知识普及等实施专项行动,有效提升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在全国首创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累计布放助农取款服务点1.1万个,全辖8000多个行政村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紧密结合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扶贫产业或扶贫项目收付款需求,通过“一镇一策”为当地扶贫产业定制支付结算服务,实现支付服务与农村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采集532万户农户、1.9万个农村经济组织的539万余条信息,评定信用村1021个、信用乡(镇)60个、信用户188万余户。开展“金融扶贫服务站”建设行动,按照“六有”标准组建贫困村金融扶贫服务站,做好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宣传等工作,并将服务站建设成为农村地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的乡村课堂。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重庆探索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牵头市级部门印发了《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引导全市金融系统在全面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

  探索乡村金融治理新模式,开展普惠金融到村行动。建立“1+2+N普惠金融到村”模式,以打造1个普惠金融基地为基础,以建设金融综合服务示范站、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与金融知识宣传站2个站点为载体,以搭载“N”个行动计划为抓手,打造集信贷支持产业发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绿色金融协同、农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便民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金融“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各金融机构在行动计划内,根据农村地区实际情况,推动开展农民金融素养提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数字普惠金融等行动。该模式不仅实现了对现有农村金融服务的再升级,也通过普及金融法治、市场观念、契约精神等,在探索乡村金融治理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目前,全辖已建成基地629个,惠及农村居民108万人。

  探索中央银行资金精准直达乡村机制,实施货币政策工具到村行动。建立再贷款到村专员制度,积极开展央行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宣传,及时对接农村产业发展资金需求,优先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信贷需求纳入央行再贷款支持范围。建立央行再贷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一比一”全额报账机制,支持脱贫人口发展生产,稳定脱贫成效。结合区县地方产业发展特色,将“央行再贷款+”品牌内嵌至特色信贷产品,如围绕乡村振兴创新推出“央行再贷款+乡村振兴贷”等特色产品。加强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合作,创设央行再贷款+“见担即贷”“见贷即担”等产品模式。建立再贷款到村线上监测台账系统,“颗粒化”采集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贷款明细数据,并构建从贷款投放、工具支持到贷后核查的全流程线上闭环,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督促指导。

  探索信贷支持产业发展新模式,开展信贷支持乡村产业兴旺行动。依托改革强化金融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在推进农村地区宅基地改革、“三变改革”“三社融合”等改革试点时注重发挥农村产权的融资属性,积极对接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实现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肉牛活体抵押贷款、圈舍质押贷款、农村集体股份质押贷款等创新产品零突破。结合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区县农业发展实际,开展农村产业发展供应链金融“一行一品”专项行动,引导辖内机构创新推出“烟叶贷”“榨菜贷”等基于订单和应收账款的弱担保金融产品近百种。创建金融扶贫和乡村振兴示范点,推广高质量信贷支持产业发展模式,创建145个市级示范点。例如,在黔江共林村探索形成央行再贷款、银行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方联动的立体化信贷支持模式,在万州区探索创新“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的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

  探索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开展数字普惠到村行动。启动重庆市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探索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空中柜台、方言银行、生猪养殖监管平台等示范项目。探索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传感技术以及联邦学习技术,通过对农业生产、储运、销售各环节的智能感知和数据在线采集分析,为农业企业在线提供用于生产经营周转的数据驱动型融资服务。打造“1+2+N普惠金融到村”线上服务平台,搭载农村金融服务、货币信贷到村、乡村金融网点导航等应用场景,连接各银行线上服务平台,为村民和企业提供线上金融公共服务。创新推出“长江渝融通”贷款码服务平台,开通线上融资申请渠道,利用数字化技术精准对接涉农企业融资需求,实现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线上“一码贷”,打造永不下线的“银企对接会”。

责任编辑:陈嘉辉

原标题:央行重庆营业管理部马天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